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无删减小说《一触即发》精彩章节阅读

《一触即发》这本小说的男女主赵清玄陈婉儿人设非常好,故事内容精彩纷呈,主要讲述了:富春。赵清玄看着视频中列队走出村子的背粮队伍。这些背粮队员,都是在城中精选出来的青壮,饶是如此,也都是瘦骨嶙峋,衣着破烂。他们脚上的草鞋,都已经破烂不堪,其中一部分人赤着脚。虽然他们已经习惯了,但崎岖…

无删减小说《一触即发》精彩章节阅读

《一触即发》免费试读第60章 榆树湾防卫团

富春。

赵清玄看着视频中列队走出村子的背粮队伍。

这些背粮队员,都是在城中精选出来的青壮,饶是如此,也都是瘦骨嶙峋,衣着破烂。

他们脚上的草鞋,都已经破烂不堪,其中一部分人赤着脚。

虽然他们已经习惯了,但崎岖的路面上,尽是硬石子,还有树枝,荆棘之类。

有人脚被刺破,走路一瘸一拐,影响了队伍行进的速度。

赵清玄:“陈婉儿,给运粮队伍,还有守城的那一千一百青壮,每人发一双布鞋吧。另外,给他们每人撕两条赤黄两色的布条,一条系在脖子上,一条绑在胳膊上……统一绑在左臂上吧。作为标识。”

军队在作战的过程中,穿着统一服装,不仅有利于辨识,而且,能提高士气。

现在给他们制作统一的军装,显然是来不及了。

只能退而求其次。

脖子和胳膊上各自系一条双色布条,也能起到一样的效果。

赵清玄:“现在运粮和守城的队伍加起来,已经发展到两千多人。但这支队伍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分,实在是很不便利,而且,不利于培养队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我们这支民团组织起来的目的,是防卫榆树湾,是防卫槐安城,是防卫我们的美好生活。所以,就叫做榆树湾防卫民团吧,简称防卫团。”

赵清玄给这支队伍的定义,是民团,而不是军队。

称呼只是一个形式而已。

如果直接称军队,那就相当于是光明正大造反了。

朝廷对于树起造反旗号的队伍,是绝对不会容忍的,哪怕调集全国军队,也要镇压下去。

而民团,是民间士绅为自保而编练的民壮。

即便不合规矩,朝廷一般也不会深究。

毕竟此时的大明朝,外有鞑虏叩边;内有流民起义,此起彼伏,按下葫芦浮起瓢。

各地士绅为了自保,而编练地主武装的情况,并不罕见。

按照原历史轨迹,李自成在兵败逃出北京城之后,就是死在了地主武装的手中。

陈婉儿眼睛明亮:“榆树湾防卫民团……这个名字听着真威武。”

赵清玄一笑:“防卫团的最高长官,叫做总指挥,负责领导和管理民团,确保地方治安和抵御外敌入侵。总指挥由陈沣来担任。”

“下面设置副总指挥一人,由李箭锋来担任。副总指挥,是总指挥下民团第一人。一旦总指挥出事,由副总指挥接任民团总指挥。”

“防卫团编制,设步队一军,将槐安城招募的这两千二百民壮,编入其中。分为两镇,每镇暂定一千一百人。以后可以扩充。”

“这两镇,每镇设统领一名,统领全镇。两个统领,分别由小镰刀和赵成来担任。”

“另外,设炮队一营,最高长官是营官。炮队营官,由顺子担任。”

“再设马队一营,由李彪来担任营官。”

“榆树湾村除了二十名脱产民壮之外,再选八十名青壮,合计百人,编入两镇两营,担任中层军官。”

赵清玄侃侃而谈,把新军防卫团的编制,说得清清楚楚。

在新军编制和构架方面,他没有交给榆树湾村班子去协商,而是直接下达了命令。

他给出的这套编制,是借用了曾国藩湘军民团,以及袁世凯北洋军的编制。

赵清玄认真查阅资料,尤其重点关注曾国藩治理湘军,和袁世凯编练北洋新军的训练方法和管理制度。

包括给士兵的待遇,和思想教育工作等。

几乎全盘照搬过来。

陈婉儿拿着纸和笔,把赵清玄说的话逐条记了下来。

她不太懂军事方面的事情,但听着也是感到新奇。

有不懂的地方,就开口询问。

赵清玄不厌其烦,很有耐心,一一讲解。

陈婉儿把笔记交给沈长发之后,沈长发一看,眼睛就亮了。

逐字逐句看下去,忍不住拍案叫绝。

“好。太好了。”

“真不愧是神明大人赐下的兵法,按此治军,定然是能编练出一支天下强军。”

同时,沈长发也有一些不解:“不过,给的待遇,是不是太高了?普通士兵,除了一日三餐之外,每月竟然还要给一石粮食?现在外面多的是饥民,只要肯管饭,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不给他们粮食,他们也抢着过来呢。”

老里正很是心疼。

着实觉得没这个必要。

陈婉儿:“神明大人说了,给将士们丰厚的粮饷,才能让他们在战场上没有后顾之忧,用命作战。同时,也才能让他们在面临财货诱惑的时候,能权衡利弊,可以约束自己,不违背军纪。”

沈长发点点头:“神明大人真是高瞻远瞩。不过,养这样一支民团的消耗……嘶。”

想一想,就让人肝颤啊。

也只有神明大人,才能有这样的魄力了。

当天,村班子召开扩大会议。

参加会议的,是留守在村子里的重要成员。除了沈长发等村班子成员之外,还有顺子、草根、素琴等积极分子。

在这次扩大会议上,陈婉儿传达了来自赵清玄的建军方案,以及指示精神。

与会成员认真学习和讨论,会后贯彻落实。

村民们忙活起来,用赤黄两色布加工出一批布条来。

又准备了一批千层底布鞋。

然后,用骡车拉了,送往槐安城。

槐安城。

赵清玄指示组建榆树湾防卫民团的消息传到之后,全城都沸腾起来了。

陈沣等人,是为榆树湾的飞速发展,而感到热血沸腾。

被选入防卫团的民壮,则是为赵清玄所说的待遇,而感到兴奋。

普通民壮,除了每天三顿饭之外,每月能拿到一石粮食。

没有人去质疑榆树湾村能不能给得起这些粮食。

第一批运粮队伍回城之后,队员们迫不及待,把在榆树湾村看到的情景,添油加醋地说给别人听。

城里所有流民都知道,榆树湾村是神仙庇佑的地方,地里粮食丰收,村口的粮垛,堆积得跟一座座小山一样。

榆树湾村根本就不缺粮,而且,陈沣等人最近在城中,一向是言出必行,说话算数的。

榆树湾防卫团就这样成立了。

成立之初,就有两千多人。

这两千多人,个个左臂上缠着赤红两色布条,脖子里也缠着赤红两色布条,颜色鲜艳。

他们脚穿崭新的千层底布鞋,走路昂首挺胸。

城里其他饥民,看向他们的目光中带着毫不遮掩的羡慕。

两天之前,大家都还是一样的饥民。

现在,他们成了防卫团战士了。不光一天能吃三顿饱饭,每月还有一石粮食拿。

这真是让人羡慕死。

其他饥民心里难受,他们怎么就没有被选上呢?

防卫团战士,从加入防卫团的第一天,就有着属于他们的荣誉感。

这些人没有经历过操练,但他们士气高昂,军心可用。

小说《一触即发》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