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如坐针毡小说,如坐针毡在线阅读

好看的小说《如坐针毡》推荐大家一读,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朱长卿朱元璋,主要讲述了:然后他就说不出话了。只是发抖。越抖越厉害。见此,永乐帝连忙说道:“退朝退朝!爹,消消气,先回寝宫休息吧。”永乐帝是永乐朝皇帝,显然不具备号令群臣的威力。百官不敢动。老朱有气无力的道:“辍朝三日。退朝。…

如坐针毡小说,如坐针毡在线阅读

《如坐针毡》免费试读第27章 压垮老朱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后他就说不出话了。

只是发抖。

越抖越厉害。

见此,永乐帝连忙说道:“退朝退朝!爹,消消气,先回寝宫休息吧。”

永乐帝是永乐朝皇帝,显然不具备号令群臣的威力。

百官不敢动。

老朱有气无力的道:“辍朝三日。退朝。三日内所有奏疏交由殿阁批阅,整理后送到西宫。朱长卿,你留下。”

百官这才躬身以退。

老朱像个雕像般呆坐着,沉默了很久。

趁他发呆的时候,永乐帝、建文帝、崇祯帝三个皇帝仿佛同时受到召唤,往太庙去了。

当然这是朱长卿觉得他们三个没用了,让他们各回各家而已。

朱长卿现在只有1000国运值,给朱静姗买药花了100,召唤崇祯、永乐、建文,花了300。

只剩下600,来到明朝快三天了,这又要去掉300国运值,也就是说他只剩下三天寿命。

维持这三个皇帝一天就要耗费300,他根本供养不起,只能让他们赶紧回去。

一抬头,老朱疲倦的脸上充满惊讶:“人呢?”

朱长卿道:“回他们的朝代了。”

老朱恨恨的道:“不该让建文帝走,咱还没治他的罪。”

朱长卿道:“他在未来有他的宿命,永乐帝会给懿文太子报仇的。”

老朱怔怔的点头,又陷入了长久沉默。

朱长卿感觉老朱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朱允炆对他的刺激太大,以至于整个人都变得有些痴了。

他也不着急,告赢朱允炆已经了却他一大心患,现在还不知道能提升多少国运,他觉得至少要比当上侍郎给得多。

不知过了多久,一骑快马卷着烟尘从承天大道奔来,停在皇宫西华门外,掏出一封加急快报。

值守太监不敢怠慢,一溜小跑来到奉天殿,交给大太监刘会。

刘会摸着信封上的体温,看到落款是云南,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恭敬的呈上:“陛下,云南有急报。”

老朱醒过神来,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微微抬手,嗓音沙哑:“念。”

刘会展信,念道:“平西候沐英,得知皇太子薨,哭呕血一日,薨。”

“呜呜……”

刘会捂住嘴巴忍不住小声呜咽起来。

朱长卿看到,老朱的眼神一下黯淡了,额上横纹紧皱,眼角爬满鱼尾纹,嘴角向下耷拉,腰背也驼了下去,仿佛受到惊吓,顿时有些老态龙钟。

朱长卿不由感叹原来一个人真的可以瞬间苍老十岁。

沐英是老朱的第一个干儿子,两人认作父子的时候沐英才八岁,朱标还没出生。

沐英是抱着朱标长大的。视为亲兄弟。

史书记载“同东宫食起”,吃饭睡觉都和朱标一起住在东宫。

十八岁授帐前都尉,守京口,累功,封镇云南。得知朱标薨逝,沐英悲痛欲绝,吐血一日而亡。年四十八。追封黔宁王。享太庙。此后二百余年,沐家子孙世代镇守云南,平定境内各部族叛乱,常南下援边,稳定安南和交趾,躬身事国,直到明亡。

某种程度来说,沐英改变了世界。

当年沐英用火器打得麓川思伦发丢盔弃甲。哪怕把象兵这种罕见的兵种都用上,思伦发也没有办法顶住沐英的进攻。

当时沐英用叠阵解决了火器无法连续射击的难题,即使敌人蜂拥而至,也无法冲过明军火枪毫无间歇的弹雨。后来,普鲁士也用这样的步兵阵型,称雄欧洲于一时。

看看沐英的生平,其功劳绝对配得上他的爵位,而不是因为他是老朱的义子。

无论正史还是野史,都能看出老朱是把沐英当亲儿子对待的。

感情极深。

毫不夸张的说是他心里的半个皇长子。

朱长卿看着双眼通红的老朱,心道:“完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了。”

只见老朱一言不发站起来,颤颤巍巍顺着銮台楼梯走下来,每一步都如重鼓。

他失魂落魄的朝前走着。

来到殿外,丹墀楼梯又高又长,刘会赶紧来搀扶,被老朱一把推开。

他像个独夫一样走在空旷的皇宫庭院里,要回自己的西宫寝殿,回到那个记忆中有马皇后、朱标和沐英的地方。

他一眼万年的背影,孤独的像是千年老松。

华夏大一统王朝始于秦始皇,他自称寡人。

或许没有人理解秦始皇的真正用意,都以为他自谦,或者自傲,取曲高和寡、天下再无人能与朕并列之意。

但秦始皇身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皇帝,感受一定异于常人。

这个寡就是真正的寡人。

妃子、皇子、公侯、文臣、武将、近侍、宫女,谁能走到他的心里,谁与他是一心的。

严格来说一个也没有,因为他是皇帝。

皇子觊觎皇权,大臣分化皇权。

大权在握,不可能与任何人一心。

亲情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变质。

天下之大硬生生活成一个独夫寡头。

老朱此刻便是这般感受,他跟别的皇帝不一样,或者说他比别的皇帝都惨一点,他人生中对亲情的体验要更加复杂。

出生时,家里还算有点家资,父母为他在皇觉寺捐款铸造了一尊佛像,成了恩客。

孩童时经常去皇觉寺识字读书,那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大部分文字。

正是父母这一善举,让他后来能够进入寺庙当和尚,不然以当时那个社会情况,无数人挤破脑袋想进寺庙混口饭吃,为什么他能畅通无阻的成为和尚。

他的父母、兄长、侄子,要么病死要么饿死。

这天底下没有什么比看着亲人活活饿死更悲惨的事。

在那漫长绝望的人生画卷里,他早就已经画出了一副阿鼻地狱,修炼出了一副铁石心肠。

他对亲情的格外看重也大多源于此。

称帝后,儿媳妇常氏死了,他或许不伤心,但接下来皇长孙朱雄英暴毙,绝对是一把尖刀插进心里,因为这是他跟朱标寄予厚望倾注心血培养的大明第三代国君。

紧接着就是马皇后,这个连东林党和清朝都黑不动的女人,一生都在辅佐老朱,贤名颂扬天下,她一死老朱性情大变,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真正的寡人。

老朱真的很爱马皇后吗?

又岂止是爱。

那是一种超越人类一般情感的极致感情。

一个幼年全家死绝的穷鬼,经历了三年天南地北的化缘生涯,孤苦无依,人性的尊严早已被踩到尘埃。

这时候参加义军,遇到元帅女儿白富美马秀英,对他青睐有加,怀揣大饼不惜烫伤自己去监牢里偷偷给他送吃的。

这是人生里到死不敢忘的白月光。

对男人来说白富美的杀伤力仅次于王图霸业,一个相貌平庸的姑娘喜欢你,是因为她没有太多人可选择,一个相貌平庸家境优渥的姑娘喜欢你,是因为在她那个阶层没有太多人选择她,一个肤白貌美家境优渥的姑娘喜欢你,某种程度上就是真的喜欢你,而不是因为你的金钱或者权势,尤其老朱那年头无权无势,站着如喽啰,只在大帅身边打杂。

接触过白富美的男人都懂一个道理,假如这个姑娘是7分,那么即便以后你遇到9分甚至十分的白富美,也依然磨灭不了那个7分白富美在内心的份量。

因为那就是人生里到死不敢忘的白月光,只有你知道在她出现之前与之后你吃过的苦与甜承载了人生多少奋斗与辛酸。

老朱不只是爱马皇后,他依赖她。

她死后,所谓天下于我何加焉,那个曾经伴随他经历贫穷、饥荒、战乱、流离、死亡的女人,永远不在世上了。

此后经年无数个夜晚,老朱只剩下无尽的思念,不能说与任何人听。

男人最好的成长课永远是失去。

因为男人的狩猎基因注定他们是杀熟、勇往直前的灯下黑,只有失去才会懂得珍惜。

如果这是一份爱情,肤白貌美、青睐有加的白月光走了,从此他的心里繁花过眼如云烟。

如果这是一份家业,贤惠开明、勤俭持家的主妇离开了无疑是个噩耗。

但是好在还有朱标在身边。

可是朱标死后老朱的人生观再次剧烈动荡,因为隔代继承势必出现主少国疑的局面。

这意味着曾经有些功勋武将犯了错,可以略施惩戒,而现在再犯错的话只能铲除以绝后患。

这中间某些皇孙一出生夭折就不算了,对老朱的心态几乎没有影响。

及至现在,在他眼皮底下发生这种事,直接撕裂了他对亲情的寄托。

想自己这一生,九死一生荣登大宝,恢复华夏,立下这丰功伟业,到头来如此凄凉,用命疼爱他的马秀英没享几年福就走了,他就把命活在朱标身上,可朱标竟然死在自己妻子和儿子手中,至悲莫过于此,他为朱标感到愤慨。

更可恨是,自己于内心绝望、国家危难之际,力压武将集团准备册封的皇太孙,晚年竟是亲手毒死他的不孝子。

而他直到死都被蒙在鼓里,老二朱樉老三朱棡都被他们害死,登基后还要继续祸害那群藩王皇子。

退朝后他一直在忍,这些世间最沉重的打击让他有些麻木。

可是忽然之间云南急报,平西候沐英哭朱标而绝世,击垮了他最后一道防线。

走到半途,老朱双手发抖,站在原地闷声痛哭。

背影无比凄凉。

那哭声带着阅尽千帆却难以善终的绝望。

带着对亡妻和亲人的无限缅怀。

像个失去所有的老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刘会和一群太监宫女早就跪地,跟着皇上一起哭了起来。

朱长卿没有跪,只是默默看着。纵观太祖实录,关于帝恸哭的记载也就寥寥数次,一次是马皇后,一次是朱标,现在是沐英。

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纷纷离世,而老朱身为皇帝还要继续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这份孤独和决心常人难以理解。

哪怕是一心要改朝换代的朱长卿也动了恻隐之心,本来打算告完朱允炆紧接着就趁热打铁状告老朱。

把明朝皇帝全都召唤过来,他们一个个被谋杀,务必想办法算在老朱头上。

大明十四个皇帝惨死就是他弹劾老朱的第一炮。

一定要打得响亮。

争取让老朱下一道罪己诏。

但是看这情况需要让老朱休息两天了。

他只想和平禅让,不想逼得老朱活不下去。

此时此刻他也不过是失去至亲的可怜人。

正好他也趁这个时间规划一下未来武装禅让的可能。

弹劾是为了名正言顺,让天下人知道老朱应该禅让。

但要做到让老朱心服口服禅让,朱长卿背后必须得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只有武力威慑才能促进和平禅让。

朱长卿须得有个像蓝玉一样的猛将。

可惜蓝玉不能为他所用。

那就要在后面朝代召唤一个了。

而老朱这一哭不同以往,竟是难以止住。

他就那么站在那里,始终没有挪动半步,只是身体不停耸抖,哭声一阵接一阵。

见此,刘会赶紧让人驱散周围所有路过的太监宫女。

皇帝当众大哭是有讲究的,几乎等同于天下大事,不能轻易示人。

朱长卿知道这时候谁也安慰不了,可惜朱樉朱棣不在身边。

朱樉去刑部大牢负责收监吕氏和朱允炆。

朱棣去布控城防。

这是两件当下最重要的事。

应天府现在是只能进不能出的状态,所以防的自然是外面。

就凭吕家在江南士绅的领头人地位,以及文官集团与江南所有世家大族命运共同体的现状,很容易生变。

文官不带兵,但文官的权势不容小觑,从三点可见端倪。

一是洪武朝禁海之后,沿海的倭寇之乱,不说全部,但绝大多数是文官集团和世家大族豢养的走私团伙,主要集中在海外贸易的出海口,江西、浙江和福建,这些团伙分布在各地,少则数百,多则数千、上万。明中期一度达到十几万。

二是民间各地的起义,历朝历代的民间起义都不是单纯的百姓主导,背后都有高层势力干预,明朝自然也不例外,为了反抗老朱的政策,文官集团煞费苦心在各地发动起义。

最后就是胡贵妃了,吕本在担任吏部尚书以前,还当过礼部尚书,礼部主管教育和外交,当年就是在他斡旋之下,东察合台汗国的公主嫁过来成了明朝的胡贵妃,而早在元朝的时候,东察合台还不是汗国的时候,吕本就已经与他们有了交情。从洪武十年到洪武二十五年,这十五年来大明与其有不少贸易往来,这些年在文官集团的笼络下,东察合台汗国早就把朱允炆当成了未来皇帝。

还有交趾送来的妃子,也是在礼部的倡议下实现的,至于礼部尚书张智的成分,朱长卿一无所知。

最坏的情况就是,东察合台汗国和交趾同时生乱,就算不造反,搞点犯边举动也够朝廷忙乱的了。

文官集团绝对有这个本事,朱瞻基征交趾,十万军兵大败,就是内阁那帮文官搞的鬼。也就是说早在洪武朝,他们的势力就已经渗透到交趾,对当地有一定的把控力。

因为大明下西洋贸易在交趾有补给的港口,而文官集团走私贸易,也要在那里补给,他们的目的就是不让朝廷拥有交趾的补给港口。

战争打的是钱粮,争的是利益,左右胜负的往往不是双方军队强弱,而是利益两头背后操手的博弈。

现在朱允炆入狱,文官集团十几年的努力付之一炬。

出现一些反扑现象是必然的。

就看朱棣怎么控制了。

【懿文太子朱标翻案,朱允炆下狱,奖励国运值十万。】

朱长卿彻底松了口气。

十万国运值就是一千天寿命,他终于不用再面临死亡威胁了。

这下想召唤谁就召唤谁,甚至可以让他长时间留在洪武朝。

比如海瑞,比如戚继光。

海瑞他一定要召唤过来,这个明朝最大的清官一生郁郁不得志,忧国忧民,空有一身报国之心,奈何投靠无门,嘉靖知道他是个人才,但是不敢用,他躲在宫廷道观里跟内阁斗智斗勇已经疲于应付,把海瑞弄到朝堂只会激化矛盾。

因为海瑞是凶悍的改革派,不惜鱼死网破那种。

饶是海瑞没有进到权力中枢,也被不少人怀恨在心,嘉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不得不把海瑞放进大牢保护起来。这是每一个明智之君在权力交接之际的惯常操作,皇权交替是最乱的时候,不这么做海瑞必死。

朱长卿需要海瑞这样一个‘炮灰’,一个不怕死的改革派。

不管是做左膀右臂还是搅屎棍。

小说《如坐针毡》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