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曹操去找张绣和贾诩,曹丕连忙让春桃去请曹昂和典韦来,说有要事相商。
一见面,曹操就亲热无比的扶起张绣和贾诩,奉为上宾。
“佑维,文和,昨夜一战,输得可心服?”
张绣垂下头,“丞相料事如神,用兵更是有独到之处,绣自愧不如,输得心服口服。”
再看贾诩,也是一脸服气。
“既是如此,佑维将军速去收敛残部随我北上。南阳我另留人镇守,此去无论是征袁术还是讨吕布,都要依赖佑维之勇。”
张绣听令去了,贾诩也要告辞,却被曹操拦住。
“文和且慢,我有一事相询,还请文和不吝赐教。”
“丞相请说。”
曹操开门见山,“我知道,张绣两次来降都是文和你相劝。”
“可如今天下,群雄并起,文和为何偏偏劝他来投我?”
“因为在下看来,天下英雄,只有丞相算是真正的明主。”贾诩拱手回答道。
曹操微微眯了眯眼,这倒是跟曹丕的说法一致。
“其他人都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唯有丞相肯奉天子为尊。只此一条,便胜天下群雄多矣!”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他这是夸曹操挟天子以号令群雄!
贾诩这一记恰到好处的马屁,拍得曹操心里舒服得很,但他仍然不动声色继续问道。
“荆州刘景升乃是皇族,荆襄九郡物产富饶。张济也在他手下许久,为何不继续投效?”
“刘表虽然是皇族,但年迈昏聩,又胸无大志,当初投靠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河北袁本初,四世三公。挟百万之众,雄据青并冀三州之地,他难道不是明主?”
贾诩微微一笑,“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断。当初明明他离天子更近,却不去迎奉,这样的人如何能称得上明主?”
曹操听到这话,一阵仰天长笑,却又戛然而止。
“昨夜出奇兵攻袭宛城南阳,其实并非我的手笔,文和不妨猜猜,是何人献策?”
“莫不是荀彧,荀文若?”
“嗯,不是不是。”曹操连连摇头。
“那就是郭嘉,郭奉孝。”
曹操依旧是摇头,接连说了几个名字,都得到了否认。贾诩也有点迷茫了,难不成曹操新收了什么谋士?
“实不相瞒,昨夜出谋划策的,是我那刚满十岁的儿子,曹丕。”
贾诩不解曹操何意,只好接着拍马屁。
“丞相虎父无犬子,公子有如此大才…….”
话未说完,曹操却立马出言打断。
“可他说,是你教他的。”
本来还带着几分笑意的贾诩,表情瞬间转为惊愕。但毕竟是顶级谋士,也反应迅速。
“可否,让我见一见公子?”
“当然。我还想请你做他的老师呢。”
曹丕此时却是在给曹昂和典韦叮嘱,昨夜的事一定是他们俩做的,跟曹丕一毛钱关系没有。
“我再说一遍,昨夜典将军并未喝醉,在察觉到胡车儿偷走双戟之后,立马找大哥商议。”
“大哥英明果决,立马就看出了张绣的祸心。当机立断,让典将军留守,大哥则去找元让叔叔和于文则将军,攻取宛城以及南阳。”
典韦倒是没说什么,算起来他这条命都算是曹丕救的,这时候曹丕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曹昂有些不理解,明明是二弟的主意,为什么要将功劳让给自己?
冒领兄弟的功劳,这样的事他曹昂干不出来。
“不行,这都是二弟你的计策,才让我们转危为安不说,还顺带拿下了南阳郡。”
“大哥充其量算个执行者,这样的功劳,大哥不能独占。”
曹丕叹了口气,这大哥哪哪都好,就是太仁义。
怎么就没遗传到老头子一星半点的奸诈。
“大哥,你已经及冠,又常年跟在父亲身边,有这样的心胸城府那是理所当然。”
“可我才几岁?这传出去,万一有人要对我不利,怎么办?”
曹昂虽然有些被说服,但还是很担忧。
“话虽如此,可父亲面前,如何能蒙混过去?父亲你是知道的…………”
“大哥只管照我说的回禀,剩下的事情,我自己跟父亲解释。”
刚说完,曹操就带着贾诩进来了。
“丕儿,过来,见过文和先生。”
曹丕特别乖巧,躬身行礼,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昨夜,就是丕公子的手笔?”
“什么手?什么笔?”曹丕眨巴着大眼睛,“丕儿昨夜吓得心惊胆战,不曾学写字,没有拿过笔。”
曹操冷哼一声,“这时候你装什么傻?昨晚你在我面前那侃侃而谈的模样呢?”
“丕儿不知道父亲在说什么,昨晚丕儿听着外面的喊杀声,瑟瑟发抖,话都说不明白,何来侃侃而谈?”
“哦?”
“这么说,昨晚上有人盗用我的兵符,调动大军?”
曹昂和典韦也按着曹丕教的话,解释了一遍。
一脸便秘的曹操,是越看曹丕越觉得难受。
现在能看出来,这事跟贾诩基本是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可偏偏这小子,又有那么点意思。
“丞相,能否让我和丕公子单独聊聊?”
曹操一脸狐疑的答应下来,但对于曹昂和典韦替曹丕隐瞒这件事,有些愤怒。
自己最爱的儿子,最信任的将军,可以把脑袋都托付在他俩身上那种,居然帮着另一个儿子,欺瞒他?
不理解,很不李姐!
后悔啊,昨夜不该杀邹氏,若是她还活着,最起码能泄一泄火气!
春桃也被撵到门外候着,营帐里只剩下曹丕和贾诩二人。
“公子为何要连累在下?”
“文和先生此言,丕听不明白。”
“若是想离间在下和佑维将军,其实大可不必。”贾诩捏了捏胡须,“如今我与他都在丞相帐下,自当勠力同心。”
曹丕摇了摇头,这种顶级谋士,没那么好忽悠啊。
“丕与文和先生其实是同一种人,以先生之才,辅佐张绣取下荆襄九郡易如反掌,但先生为何不曾如此行事?”
贾诩还在沉默,曹丕再次语出惊人。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听到这话,贾诩彻底坐不住了。
“丞相先前曾言,让诩做公子的老师。”
“在下观公子之气度,日后必成大业,诩愿拜公子为主……”
曹丕连连摆手,断然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