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4章

“哦?”曹操故作惊讶,“愿听文和高见!”

贾诩说的,其实也是他和曹丕在路上已经讨论过的。

“袁术手下纪灵桥蕤都是平平无奇之辈,与主公手下战将不可相提并论。”

“阎象倒是个好谋士,我也曾听说他劝阻袁术不可称帝,但袁术不听。”

“已经自大到了如此地步,听不进丝毫意见的袁术,又怎么可能是主公你的对手?”

“可他还有孙策!那可是江东小霸王!当年他父亲孙坚在十八路诸侯中,都是拔尖的人物!”曹操提醒道。

“孙策不反水就很不错了,根本不可能帮袁术。”

贾诩继续解释,“当初袁术答应孙策,只要他攻下庐江郡,就任命他为庐江太守。”

“可两年苦战之后,孙策打得精疲力尽,庐江太守却被封给了刘勋,就冲这一点,孙策也不可能助袁。”

“再则说,孙策颇有乃父之志,怎么可能久居人下?献出玉玺,只怕就是为了今天。”

“袁术称帝,天下侧目,孙氏在江东本就根基稳固,振臂一呼何愁无人来投?”

看曹操依旧犹豫不决,贾诩抛出杀手锏。

“主公必须发兵,哪怕众诸侯不出一兵一卒,主公也得打这一仗!”

“袁术称帝如果主公不管,那接下来就会有无数人效仿,到时候主公手里的天子,可就变成废物了。”

“物以稀为贵嘛!倘若天下有十七二十八个皇帝,那这天子还有何用?”

“而且,诸侯们也未必都不出兵,有一个人是一定会来的。”

本来刚刚贾诩说天子是废物时,荀彧还怒目相视,但此时都被勾起了好奇心,到底还有谁会出兵攻打袁术?

大伙儿抢地盘都应该挺忙才对啊!

曹操发问,“何人会出兵助我?”

“豫州,刘备。”

贾诩说完这话,余光瞟了一眼曹丕,发现这犊子已经靠在门边上快睡着了。

得,你想说的话都让我往外说,你小子倒是乐得清闲。

“刘备以大汉皇室自居,素来假仁假义。他出兵,倒是很有可能。”

曹操沉吟片刻后,抛出最后一个问题。

“我还有一事担心,倘若袁绍或者吕布趁我许都空虚……”

话没说完,但能站在这的都不傻,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主公多虑了,吕布断然不会。”

“就算吕布有这个想法,陈宫也会阻止他。”

荀彧跟随曹操时间最久,知道他多疑的毛病又犯了。

“袁术称帝之后,曾派人向吕布求亲,想让吕布的女儿嫁给他儿子。”

“本来吕布都同意了,女儿都送走了,陈宫又派人追了回来不说,还跟吕布闹得很不愉快。”

“那袁绍呢?”曹操继续追问。

“他也忙着扩张地盘,幽州公孙瓒才是他一心想要消灭的对象。”郭嘉侃侃而谈,“就如同主公你担心袁术吕布一样,袁绍也担心他逐鹿中原之时,公孙瓒在背后捅他一刀。”

曹操皱了皱眉,似乎还是不太满意。

“我可是倾巢而出,许都防御空虚。袁绍只需要一支数千人的轻骑兵,就可以将天子劫走!”

事情讨论到这一步,贾诩回头看了一眼门边上已经睡着的曹丕。暗暗苦笑一声,自己哪里配做他的老师?

早在半途中,曹丕就已经提出了解决之法,此时只需要贾诩开口就行。

当曹丕在马车中告诉贾诩,说他要去河北的时候,贾诩觉得他是有那个大病。

可听到曹丕解释完去河北的理由,贾诩更是觉得这人小小年纪,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曹丕说了,他要去河北中山郡,也就是刘备的老家。

去找媳妇!

去河北的借口,就是传天子诏书!

而此刻,贾诩就是在替他把这个借口编圆了。

“在给各路诸侯的诏书中,袁绍的可以单独写,并且遣一人大张旗鼓送去,将这封诏书的内容公布得人尽皆知。”

“单独写?”曹操来了兴趣,“怎么个写法。”

“袁术称帝,号仲氏皇帝。敢问袁氏昆仲,可是要一南一北平分天下?”

“若是则天子无话可说,愿意让位于袁绍。如果不是,还请袁绍速速出兵,管管自家弟弟!”

曹操和荀彧郭嘉都陷入了沉思,贾诩这句话,值得琢磨琢磨。

猛然,曹操看向自己儿子。

这该不会,又是他出的主意吧?第一个提出哥哥打弟弟的,就是这小子。

“文和之意,是想用悠悠众口,来堵住袁绍的动作,倒也不失为一条良策。”

“袁绍素来就靠着他四世三公的名声,除非能一击而定天下,否则他不会拿自己的名声来换一个天子。”

“这样的生意,不赚。”

荀彧和郭嘉都发表了意见,曹操也觉得不错。

“那该让谁前去传天子诏书来得合适呢?”

“自然是要心腹之人,能理会主公的意思。到了袁绍那里,还需随机应变。”

曹操看了看荀彧,又看了看郭嘉,有些为难。

这两人也都主动请缨,去做这个使臣。

“不行,不行。”

“此去讨伐袁术,还需要你二人为我出谋划策。”

宛城之行,若是带了这两人其中一个,肯定不会发生张绣反叛的事。

阿嚏!

靠在门边上睡觉的曹丕,突然打了个喷嚏,醒了过来。

由于隔得远,他这个阿嚏,让曹操听来就如同说了一句。

“我去!”

“胡闹!”曹操怒拍桌子,“你一介黄口小儿乳臭未干,如何能担此重任?”

曹丕一脸无辜,“我没说我去啊?我就打个喷嚏……”

“那让我去吧,父亲!”曹昂一看曹操发火,连忙跪下。

曹丕却缓缓站起身,一脸茫然。

“二公子尚可,恰恰是大公子去才是真的不行。”开口的是郭嘉,“袁绍与主公之间未来必有一战,大公子乃是主公嫡长子,怎可深入险地?”

“丕儿不行,他才十岁,此事还需找个稳重之人。”

曹丕晃晃悠悠走到前面磕头行礼,又才站起来昂着头,非常不服气的说道。

“先不说甘罗十二岁为相,就说那孙权。当初孙坚战死,孙权去讨回他父亲尸身时,也才九岁。”

“如今我已经是十岁了,为何去不得?”

荀彧也送来助攻,“在下以为,二公子恰恰是最合适的人选。”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