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2章

升入小学后的凌如意,就像一颗被埋进知识土壤里的种子,尽情地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凭借着对外婆家山水间自然知识的积累,以及在中甲村家中长辈口耳相传的故事里沉淀下的智慧,凌如意在学业上一路突飞猛进。

新学期刚开学,当别的同学还在适应新课本的知识难度时,凌如意已经自学完了半个学期的课程。她的思维敏捷,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远超同龄人。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回答得准确又全面,让老师和同学们惊叹不已。

有一次,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古诗词,讲到《静夜思》时,老师问同学们:“谁能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有的说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凌如意站起来,声音清脆而自信:“老师,我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里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在异乡看到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家乡。” 老师听后,赞许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凌如意同学理解得非常深刻,大家要向她学习,认真体会古诗词里蕴含的情感。”

在数学课堂上,凌如意更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复杂的应用题,同学们都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凌如意只看了一眼题目,就迅速在纸上列出了算式,并且很快得出了答案。老师让她上台讲解解题思路,她条理清晰地分析着每一个步骤,同学们听得恍然大悟,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

除了课堂上的出色表现,凌如意在课后也非常努力。每天放学回家,她总是先完成作业,然后就一头扎进书本里。她的书包里除了课本,还有许多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课外书籍,有科普读物、文学名著、历史故事等等。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有时候,家人叫她吃饭,她都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书,直到家人再三催促,她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本。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凌如意觉得学校里的课程进度已经无法满足她的学习需求。她向老师提出了跳级的想法,老师一开始有些惊讶,但看到凌如意坚定的眼神和扎实的知识储备,决定对她进行一次测试。测试的题目涵盖了多个年级的知识点,难度颇高。凌如意却毫不畏惧,在考场上镇定自若,认真作答。考试结束后,老师批改试卷时,被她的成绩震惊了。她的答题准确率极高,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还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难题。

经过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商议,最终同意了凌如意的跳级申请。这个消息在学校里传开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同学们都对她投来羡慕和敬佩的目光,老师们也对她寄予了厚望。凌如意并没有因为跳级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她知道,每一次的进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她要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跳级后的凌如意,面临着新的挑战。课程难度加大,学习任务也更加繁重,但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出色的学习能力,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节奏。她和新班级的同学们相处得也非常融洽,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讨论问题,她总是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疑惑,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校组织的各种知识竞赛中,凌如意总是脱颖而出。她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数学竞赛,面对来自各个学校的优秀选手,她毫不怯场。在比赛中,她冷静思考,快速作答,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学校为她举办了表彰大会,校长亲自为她颁发奖状和奖品,同学们都为她鼓掌欢呼。

凌如意的跳级和出色表现,不仅让她在学校里成为了小名人,也让她的家人感到无比骄傲。父母看着她一天天成长,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心中满是欣慰。奶奶逢人就夸:“我的孙女可厉害了,小小年纪就跳级,还拿了那么多奖。” 爷爷也笑着说:“这孩子有出息,将来肯定能成大器。”

在一片赞扬声中,凌如意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她知道,自己的梦想是用知识改变命运,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她依旧每天早早起床,在院子里朗读课文;夜晚,在昏暗的灯光下,认真地做着习题,复习功课。她的房间里堆满了书籍和作业本,那些都是她努力学习的见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凌如意在学业上的成就越来越显著。她的名字在学校里家喻户晓,成为了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她的目光始终望向远方,追逐着更高的知识山峰,期待着在未来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