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4章

管事和赵林的闲聊并没有避开其他人,几天的时间也早够其他人了解到俩人的聊天内容。

商队成员还好,不愿意学赵林的做法也不会嘲笑他,可同他离开军营的人却没那么好说话。大家嘲笑他是丑人多作怪,没本事还和管事套近乎,也不撒泡尿照照。

一路走来,其他人可没少和商队管事套近乎,不仅仅是管事,只要是商队成员都有人拉拢。可惜商队有规定,出发前大家就被交待过,不能透露商队的事,更不可能接受不知根底的外人加入。

他们商队不敢说所有人都是好人,但至少根底可靠,路上遇到事不怕对方下黑手,更不怕对方半路携货逃跑。

赵林早知道这个道理,同样都是说官话,但商队成员口音明显是同一个地方。以古代的宗族势力和同乡势力,一个外人掺和进去也没好事,倒不如交好留三分面子情。

面对遇到其他人的嘲笑,他淡淡一笑,用自己赶路两个多月从没生过病,连个喷嚏都没打过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做法很有用。

听完他的话,其他人仔细回忆一番,好像还真是这样。赶路的两个多月,大家风餐露宿,有不少人发生过腹泻、感染风寒,着凉不舒服的人更多,只有他从头到尾都没有遇到什么事。

难道他的办法还真有点用?

也有不服气的人站出来质疑赵林说的那些没用,要大夫说有用才有用,当然他要是愿意烧水给大家喝,那大家也可以喝热水。

赵林只想送两个大巴掌给对方,让他义务烧水给大家喝,哪边脸大一点。爱喝不喝,喝生水长寄生虫得病的人也不是他。

现代社会染上寄生虫还能治疗,古代染上病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他怕死,离开现代医疗系统,只能只有小心谨慎,他可不想被一场风寒要了命。

和故意抬杠的人不同,商队大部分人倒是更相信赵林的话。出门在外大家最怕生病,特别是遇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找不到医馆,没有大夫更没药,一点小病也可能要命,能减少生病的机会自然是好事。

之前不愿意地费事把水烧开再喝,是没有见到好处,哪怕管事嘴上说得好,也不如活生生的例子打动人。不过相信归相信,真要让大家养成把水煮沸再喝的习惯也不容易。

赵林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其实也有也提过这事,可惜他一个最底层士兵说的话没人重视。不是没人相信,而是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就算喝热水对健康真有好处也没有足够的银钱。

军营几十万大军,每天多少人喝水,用什么容器烧水装水?每天需要增加多少人手才够用,又要多消耗多少柴火?这些物资可不是张嘴就有。

士兵吃饱穿暖已经很勉强,再想别的就是不知足,古往今来哪支军队有这么好的待遇,大将军已经是难得的爱兵如子的好将军,换成其他将军不克扣军饷才怪。

大将军都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他一个小兵就不要多想,要怪就怪他们命贱,朝廷不把士兵当人看,不肯多给粮草,说起来还是读书人金贵,科举入仕后有数不清的好处。

赵林意识到自己还是太天真,权贵都没办法做到的事,一个屁民又能做什么,管好自己就是最好的保命办法。

在那之后他在生活中就尽量避免和其他人有过多的接触,真有谁染上带传染性的病,他也能降低中招机会。好在原主也是孤僻的性子,大家也没有怀疑这具身体里换了个灵魂。

不染病也不代表原主的身体好,哪怕没有仪器检查,他也知道这具身体里有蛔虫。别问他是怎么知道的,问就是他有一次出恭……

剩下的画面太美好,他实在不敢回忆。最关键是肚子里有蛔虫的不是他一个,身边很多人都有,可没人把这当回事,他去想求医问药都难。

没有宝塔糖吃,想要驱虫少只能吃中药,苦不说,熬夜还不方便,至少在军营里是没有机会熬夜,他也只能等安稳下来才去找大夫开药。

唉,没有网络,没有空调,没有手机,他更想回现代社会。也不知道自杀能不能穿越回去,哪怕给他一个新手大礼包也能提高古代生存机率。

商队的人可不知道赵林的复杂想法,大家只是觉得之前不相信他的话,现在又学他那一套,有些不好意思。一群人里,当属管事最不好意思,说不行的是下面这行人,说行的还是他们,早知道他就不多事了。

为了弥补他只得指点道:“赵兄弟,再走三天就要到越城,到时商队会停留两天,你有什么需要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下。”

赵林眼睛一亮:“多谢刘管事提醒,小的干粮吃得差不多,正好想买些粮食,不知到时可否跟在商队后面进城。”

刘管事摸了摸并不长的胡子:“自然可以,不过我们要忙着出货,进城后没人带路,你只能自己找地方买粮。”

说出来之前刘管事就做好对方同行的准备,自然不会拒绝送顺水人情的机会。同行几百人不可能人人都跟着进城,就算他们同意,守城的官兵也不会同意。

这么多人一起进城,出乱子怎么办,当官的帽子还要不要。哪怕商队的人也不能全进去,只能选一部分人进城交割货物。

赵林还怕对方非要跟着,能自由活动才是好事。哪怕没有空间,他也不想买东西被围观,一点隐私都没有。住了大半年大通铺,他现在最怀念的就是现代的家,有自己的独立房间,做什么都不用担心被围观,不像现在放个屁都要夹着放。

好在这种没有隐私的日子快结束了,到越城后下一站就是江城。等到达江城,商队这次带士兵回乡的路程也算完成任务。

交割文书后,当地官府没有特殊安排,一般是所有人原地解散,自行拿着路引和文书返乡。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