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2章

闻言,云悠悠的双眼里,满满的都是惊讶与兴奋。

「哎呦我去,我把梁家搬空了,就去梁伟军的情妇家。待会你给我指路哈!」

星月:「宿主放心吧!统子会帮你指路的。」

她一挥手,就把所有的宝贝,包括墙上的夜明珠,全部收进空间里。

出了地下密室以后,云悠悠把客厅里的沙发、茶几、餐桌~全部收进空间。

还有厨房、书房里的东西,也全都给收进空间里。

云悠悠来到梁伟军夫妻俩的房间里,看到什么收什么。

床、被子、暖水瓶、沙发、床头柜、缝纫机、收音机、衣柜、柜子~~也全都收进空间里。

“还挺会享受的嘛!现在都是我的了,我就是用不着,也不会给你们留着”。

接下来就是梁远俊、梁远超、梁静雅的房间,全部都给搬空。

云悠悠用意念在脑海中联系星月,「统子,给我指路,去梁伟军的情妇家里。」

星月的电子音,在云悠悠的脑海中响起:「好的,宿主请跟我来。」

根据星月的提示,云悠悠瞬移来到梁伟军情妇的家里,这里依旧没有人。

“好机会~~”

用精神力包裹住整个院子,再用精神力探查,就发现地下密室在卧室底下。

她用精神力,包裹住地下密室里的所有财宝。

50箱金条、64箱珠宝首饰、36箱古董字画、20箱大团结、2箱夜明珠,全部收进空间里。

还真的是家花没有野花香,顾荷花要是知道她的丈夫是这样的男人,会有什么反应啊?

想到这里,她的唇角勾起一抹坏笑。

然后把厨房、房间、书房,还有客厅里的所有东西,也全都收进空间。

做完这一切,把云家的户口本放在兜里,然后向着外面的无人小巷走去。

从无人小巷出来的时候,她已经易容成“周苗苗”的模样了,手里拿着云家的户口本,径直走向知青办。

“周苗苗”的面容略显憔悴,眼神十分坚定,站在知青办工作人员的桌前,手里紧紧攥着户口本。

她抬头看着宋红梅,“同志,我要给我儿子云振国,二女儿云悠然报名下乡”。

“他们在家已经闹了好几天了,不让下乡是绝对不行的,而且他们还非得去大西北不可”。

坐在桌后的宋红梅,审视的看着眼前的女同志,轻轻地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

她问出了心里的疑惑,“这位同志,你说的是真的吗?真的是他们自愿下乡的吗?”

看宋红梅质疑自己,“周苗苗”的眉头微蹙,佯装恼怒的模样。

“当然是真的,我是他们的母亲,难道还能害他们不成?”

“再说了,领导都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识青年应该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听对方把事情上升到这个高度,宋红梅的心里一咯噔,怕对方再说下去。

她连忙解释:“同志别介意,我就是例行询问”。

“我们知青办,也是很欢迎知识青年报名下乡的。既然你确定了,那我们就开始办理手续吧!”

见状,“周苗苗”的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说着,宋红梅接过“周苗苗”递来的户口本,仔细核对着信息。

“同志,你确定是要把云振国,还有云悠然报名到大西北吗?我这填了以后就不能随意更改了”。

闻言,“周苗苗”看着宋红梅,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确定,他们天天在家里闹,说了八百遍了,就是要去大西北。”

经过再三确认,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宋红梅无奈地笑了笑,拿起笔开始在登记表上填写信息。

“那好吧!我就填上了。云振国、云悠然兄妹俩的下乡地址,定为大西北的白杨公社。”

终于给他们报名成功了,“周苗苗”想到什么,连忙催促:“好,快点吧!对了,他们什么时候下乡?”

宋红梅听到周苗苗的催促,赶忙回答:“他们10天后下乡。不过,我看登记表上,你的小女儿云悠悠也要下乡”。

“因为其他原因,她的下乡时间提前了,5天后就要下乡了,她的下乡地址在黑省的红星公社。”。

“我们知青办的工作人员,会在火车站给下乡知青发放火车票,到时候凭票上火车。”

“周苗苗”听到宋红梅说的这话,她还是有些惊讶的。

她在心里庆幸,还好自己今天来了,不然只怕好多事情都来不及安排。

“那行吧!我回去后就告诉她。那我儿女的下乡补贴呢?”

宋红梅微笑着从抽屉里,拿出48张大团结,递给“周苗苗”。

提高声音:“同志,你两个儿女都要下乡,一个知青是240元,两个人就是480元”。

“这就是你一对儿女的下乡补贴,还有你家的户口本,你收好啊!”

接过宋红梅手里的钱和户口本,“周苗苗”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钱和户口本我都收下了”。

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这才继续说着,“同志,我还有个小请求,等到9天后,你来我家通知我的儿女吧!我想给他们一个惊喜。”

坐在办公桌后面的宋红梅,听到这话,笑着点了点头。

“这个不是问题,我们会在知青下乡的前一天,去通知每一位知青的,你放心好了。”

眼看事情办成了,周苗苗感激地点了点头,“那好,那我就先回家了。谢谢你们!”

说完以后,她转身向着知青办外面走去。

再次从无人小巷出来的时候,她已经易容成了“顾荷花”,大步向着知青办里走去。

宋红梅还在跟好朋友说话,“冬梅,你说那个周苗苗咋想的?让自己的三个儿女,都报名下乡了。”

坐在一旁的周冬梅,看着好朋友宋红梅,“谁知道呢!也许是她的儿女真的喜欢下乡吧!”

“这个年头,每家每户都是重男轻女的,给儿女都报名,就只能说明是儿女自己想去”。

闻言,宋红梅也觉得很有道理,别人家都是给女儿报名下乡。只有儿子多的,才会给其中不受宠的儿子报名。

像周苗苗这样,给儿女都报名的,真的还就是第一个这么干的。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