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机
一个莫得感情的推书机器

第2章

长孙无忌眉头微皱,随之露出一抹冷笑,转头对身旁的李泰说道:

“魏王殿下,看来太子殿下也得知了消息,不如你我一同前去。”

李泰愣愣地点了点头,两人迅速起身,朝着府外走去。

庭院中,太子府的家仆早已等候多时,见到长孙无忌和李泰,连忙上前行礼:

“参见长孙大人,参见魏王殿下,太子殿下请两位大人速速前往东宫。”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吩咐家仆准备马车。

不多时,马车已备好,两人迅速登车,往太子府疾驰而去。

马车在颠簸的街道上驰骋,车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李泰的心绪愈加不安。

他忍不住低声问道:“长孙大人,太子殿下会如何反应?”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语气平静地说道:

“魏王殿下不必担心,无论如何,太子殿下总会有自己的应对之策。”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不怀好意的意味。

抵达东宫,两人刚一下车,便看到李承乾站在宫门外,脸色铁青,他看到长孙无忌和李泰,立刻迈步上前,语气急切地问道:

“长孙大人,魏王,父皇真的决定将楚王送去突厥?”

长孙无忌脸色淡然,轻叹一声:

“太子殿下,此事已然定局,陛下已经下旨,楚王即将启程。”

他望着长孙无忌,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多谢长孙大人,我明白了。”

“辛苦大人跑一趟了,还且早些回去休息。孤与皇弟叙叙旧!”

李承乾说罢转过身,脚步轻快地向宫内走去,李泰紧随其后。

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宫门轻轻晃动,发出细微的声响。

李承乾停下脚步,回头看向长孙无忌,嘴角的笑意逐渐扩大,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长孙大人,楚王此去,真是天意弄人啊。”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讽刺,随即转身,径直走进了东宫。

长孙无忌站在原地,目光深邃,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李承乾带着李泰回到东宫让其在正厅稍等。

而自己一个人来到书房,挥退了所有侍从,站在窗前,仰天大笑起来。

笑声中充满了得意与畅快,仿佛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得到了释放。

“楚王啊楚王,你也有今天!父皇竟然选择了你,真是天助我也!”

他紧紧攥着拳头,指节泛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一直以来,楚王的存在就像是他心中的一根刺,让他寝食难安。

如今,这根刺终于要被拔掉了,他怎能不欣喜若狂?

他仿佛看到楚王远去的身影,在突厥的荒漠中逐渐消失,再也无法威胁到他的太子之位。

他感到一阵轻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连呼吸都变得顺畅起来。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登上皇位的景象,金碧辉煌的宫殿,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切都将属于他。

他感到一股热血涌上心头,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酒杯,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让他感到一阵灼热。

太子府的灯火通明,丝竹之声悠扬入耳,空气中弥漫着美酒的醇香。

李承乾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魏王,今日楚王远去,你我兄弟二人当浮一大白!”

宫人将一壶新酒摆上桌,酒香四溢,李承乾亲自为李泰斟满。

李泰却只是看着杯中清澈的酒液,并未举杯。

他想起杜颜,那个清冷如月,却又柔情似水的女子。

“太子殿下,臣弟今日有些不胜酒力。”

李泰婉言谢绝,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李承乾似乎并未察觉到李泰的异样,继续劝酒:

“魏王不必客气,今日乃是大喜之日,你我兄弟理应痛饮一番!”

李泰摇了摇头,思绪飘向了远方。

曾经在宫宴上,杜颜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楚王,眼中流露出的爱慕之情,让他心如刀绞。

如今,楚王即将远去,他是否终于有机会走进杜颜的心里?

“太子殿下,臣弟告退。”

李泰起身,朝着李承乾拱手行礼。

李承乾看着李泰离去的背影,他并未多言,只是挥了挥手,示意李泰可以离开。

李泰走出太子府,夜风拂面,让他感到一丝凉意。

他抬头望向漆黑的夜空,心中五味杂陈。

楚王,杜颜,这些名字交织在他的脑海中,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

“殿下,我们现在去哪里?”

车夫的声音打断了李泰的思绪。

李泰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回府。”

马车缓缓驶离太子府,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泰坐在车内,闭上双眼,脑海中浮现出杜颜的倩影。

他仿佛看到杜颜站在城楼上,目光眺望着远方,

他猛地睁开双眼,心中升起一股强烈的渴望。

他一定要得到杜颜,让她成为自己的王妃!

他紧紧握住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长孙无忌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在马车上等候多时的他看着李泰离开。

他心知肚明,李承乾和李泰此刻正沉浸在各自的喜悦中,根本不会关心楚王的死活,更别提去送行了。

他对车夫吩咐道:“去魏王府。”

片刻后,马车停在魏王府门前。

长孙无忌下车,径直走进府内,只见李泰正站在庭院中,脸上带着一丝阴郁。

“魏王殿下,您不去送送楚王吗?”

长孙无忌明知故问,语气却带着一丝试探。

李泰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送他?长孙大人说笑了,他此去凶险,我何必多此一举?”

长孙无忌微微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了然,他又问道。

“那太子殿下呢?他可曾去看望过楚王?”

李泰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太子殿下恐怕还在庆贺吧,又怎会记挂一个将要去送死的皇弟?”

长孙无忌闻言,心中已然明了,他不再耽搁,拱手道:

“既然如此,那下官先行告退。”

长孙无忌回到府中,立刻召来亲信,吩咐道:

“速速调集三百亲卫,随我前往楚王府,护送楚王殿下启程。”

三百亲卫,盔甲锃亮,气势逼人,迅速集结在长孙府门前。

长孙无忌骑上高头大马,手持缰绳,威风凛凛地带领亲卫朝着楚王府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声如雷,惊扰了长安城内宁静的街道。

而与此同时,立政殿内,新城公主正一脸委屈地向长孙皇后诉苦。

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精巧的竹笼,里面关着一只色彩斑斓的蜻蜓,它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母后,新城好不容易抓到的蜻蜓,想给川哥哥看看,可是他都不在府里。”

新城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眼眶也红红的,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长孙皇后放下手中的书卷,眼中闪过一丝怜惜,她将新城抱入怀中,温柔地安慰道:

“新城乖,川哥哥有事情要忙,等他忙完了,你再给他看好不好?”

新城摇了摇头,小脸上充满了失望。

“可是,川哥哥要很久都不在长安了,新城怕蜻蜓会死掉。”

长孙皇后闻言,心中一惊,她想起早朝时李世民下达的诏令,心中五味杂陈。

她抚摸着新城柔软的发丝,轻声说道:

“新城,川哥哥去办一件重要的事情,他很快就会回来的。”

新城并不相信,她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长孙皇后。

“母后,新城想现在就去见川哥哥。”

长孙皇后看着新城眼中的期盼,心中叹息一声,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殿外侍女的禀报声打断:

“皇后娘娘,长孙大人求见。”

长孙皇后挥了挥手,示意侍女将长孙无忌带进来。

长孙无忌走进殿内,朝着长孙皇后行了一礼,还未等他开口,便被长孙皇后打断。

“长孙大人,楚王何时启程?”

长孙无忌恭敬地答道:

“回娘娘,臣已调集亲卫,正准备护送楚王殿下启程。”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新城手中紧握的竹笼上,她仿佛看到,一个稚嫩的身影,孤身踏上征途。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长孙大人,本宫有些乏了,你先退下吧。”

长孙无忌再次行礼,退出了立政殿。

他转身离开,仿佛并未注意到长孙皇后目光中的异样,他心中所想,却是如何尽快完成李世民的诏令。

他抬起头,看着湛蓝的天空,眼神深邃。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